LED燈方面的最近消息,至今年(2016年)10月1日起,15W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被禁止銷售和進口。此規定是根據“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(征求意見稿)”LED燈的使用將對白熾燈進行最后的圍剿。相關LED燈生產廠家將迎來行業的春天。
按照“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(征求意見稿)”,到2016年10月1日,這被業界解讀為“禁白令”的全面鋪開,LED燈具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。受此利好消息影響,近日LED概念股再次被炒熱。
國外關于LOD燈的相關政策:
2014年1月1日,美國全面禁售所有白熾燈。
加拿大也從今年1月1日起,禁用75W及100W的白熾燈,而40W和60W的燈泡,也將會于今年12月31日全面禁用。
俄羅斯2011年起禁售白熾燈,2014年起禁用白熾燈。
國內部分城市LED燈的執行情況:
中國國內政府于2011年11月發布《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》,從2012年10月起,禁止進口和銷售100W及以上的白熾燈;從2014年10月起,市場主力60W功率的白熾燈將禁止進口和銷售。白熾燈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,這幾年在陸續退出市場,目前的存量已經很小,在燈具市場甚至很難找到白熾燈。
1.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郭修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受“禁白令”的影響,白熾燈生產商在3年前就開始逐漸減產,對LED企業的利好,實際上早已釋放完畢。
2.江蘇省為推廣LED產品,于2014年9月16日由省經信、發改、科技、財政、住建、質監等六部門印發了《加快推進半導體(LED)照明產業發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到2020年要實現全省白熾燈全部淘汰,LED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的總體目標。
3.上海也在2012年10月開啟了白熾燈強退令。
4.北京是白織燈退市令執行********的城市。
淘汰白熾燈已是全球照明領域的趨勢。從2007年初澳大利亞政府率先宣布以立法形式全面淘汰白熾燈開始,先后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陸續發布了白熾燈淘汰計劃,大多數國家淘汰進程的起始時間集中在2010~2012年。
2011年8月,國家發改委發布上述《征求意見稿》,中國淘汰白熾燈的序幕就此拉開,淘汰的目標產品為普通照明用白熾燈。隨著時間推進,淘汰的目標產品范圍也在由大功率逐步向小功率延伸,白熾燈開始有序退出市場。
按照《征求意見稿》的淘汰計劃,2012年10月1日起,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被禁止銷售和進口;2014年,這一標準擴大至60瓦;淘汰計劃的倒數第二個步驟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,對前期政策進行評估,調整后續政策;最后一個步驟為2016年10月1日起,禁止銷售和進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。
到目前為止,并未有后續的調整政策出臺。這也意味著,2016年10月1日以后,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將被禁止在中國市場流通。
LED燈具依然產能過剩,LED燈具仍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。白熾燈淘汰路線圖的出現造就了LED行業的投資熱,也導致了今天的行業產能過剩。在過度競爭的環境下,LED照明產品的毛利率持續走低。以聚飛光電為例,其主要產品按用途可分為背光LED產品和照明LED產品。從2011年到2015年,聚飛光電年報中照明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6.56%、23.5%、19.22%、16.13%和14.47%,到2016年上半年,這一產品毛利率跌破10%,僅為9.4%。盡管發展迅猛,毛利率低、產品精細化不夠是行業里許多LED路燈廠家面臨的重要問題,而這并不是白熾燈退出市場所能解決的。但LED燈具在這幾年的發展更像“野蠻生長”,市場準入門檻很低,產品質量參差不齊!艾F在偶爾會有針對LED燈具安全性的檢查,比如說漏電等,但質量上出現的頻閃等問題并沒有被重視起來!
在目前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,上述替換白熾燈的政策短期內會讓LED燈具行業日子會好過點,但從長期的趨勢來看,企業真正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不斷改進,不斷創新,提高品牌影響力。